昨天,一位正在找新工作机会的伙伴在知晓我司正在招募的时候,和我有了如下一段对话:
Y:你们的要求没有我之前在的X公司(某知名大公司)的要求高吧,所以我要比我原先高一级的职位,以及比我原先薪水高20-30%的增长。我:我们根据伙伴的能力定薪酬,薪酬水准在市场行情内处于中高。你之前的这个公司的薪水方便说下么?Y:xxx(薪酬的数字)我:我们这个岗位的薪酬区间的上限高出你对薪资的期待,同时我们需要有笔试,你愿意接受笔试么?Y:你这是对xx(该大公司)公司的不尊重......
在知名大公司做过的履历,让这位伙伴下意识的认为:TA找工作应该很容易。
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1
在大公司工作过≠你的工作能力强
作为招聘者在简历富裕的情况下,会根据一些关键词来快速识别候选人能力。其中包括但不仅限于行业内的知名竞争公司名字,名校,业内知名的项目等。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通常来说大公司对人才的选拔标准是严格的,能够通过筛选进入行业内的知名大公司,这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人选的能力,所以拥有大公司背景的候选人,相对来说有更高概率通过简历初筛得到面试机会。
但这并不意味着TA的综合实力一定比其他候选人强,也并不意味着TA必然会得到offer。
昨天和我有文中一开头对话的伙伴,简历上呈现出的综合能力距离我们的在招岗位要求有距离。如果最终offer的话,那TA需在面试中展现出自己是“好学”且愿意努力的人,然而可能有的机会却被TA自己“弄丢了”。
2
在大公司做过的光环≠你与所招岗位的匹配度高
在大公司做过的光环,有时候也会成为求职的阻碍。
因为大公司里面对岗位的划分大多比较“细”。很多人长期处于同一个岗位,重复单一而固定的工作内容,导致自己的能力和视野受限,真的让自己变成了只是“一台机器上的某一个螺丝钉”。
当他们离职进入求职市场,虽有亮眼的大公司光环,但也有不可忽视的问题:过往习得的工作技能单一。在当前的市场大环境下,企业纷纷要求自己的员工是“多面手”,技能单一且自身并无意识去拓宽自我能力维度的候选人的竞争力是弱的。
特别是求职者还沉浸在自身有大公司加持而该有更高薪资和职位的境况下,这就容易出现双方需求的不匹配。
3
放下大公司的优越感,
认真对待自己的未来
过度强调自身的大公司光环很容易一叶障目。把借由平台资源和优势达成的成就全部归结为自己的能力,这种过于骄傲的认知会影响到对自身实力的正确判断,让自己成为那个总是找不到合适工作的打工人。
长期如此,还容易打击自信,严重的还极为容易导致抑郁。对于相当一部分的具有大公司背景的求职者来说,再次求职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你在大公司获得了什么技能?这个技能当前在市场上处于什么行情,对你来说这个技能是否还有可增长的可能?
2.问询新工作机会对你来说发展空间如何?比你直接问询在你原先工资基本上的增幅更有意义。
3.将你离开大公司的离职原因坦诚相告,可别一边想用大公司为自己做加持,一边又闪躲自己的离职原因。
对于好工作的定义始终是:“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大公司有大公司的优势,但一个硬币总有正反两面,客观看待自己的能力、需求、职业规划,才能让你的职场生涯发展“如已所愿”。
CopyRight©2024 YYOK.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汕头市九鼎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ICP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302号
地址:广东省汕头市珠港新城龙光世纪商务中心10幢1103 EMAIL:ok@yyok.com